凝心聚力守護家園政經 / 港澳政經

凝心聚力守護家園

發布日期:2025-06-10 詩諾

2025年4月15日,香港迎來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不僅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的重要節點,更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生效一周年的關鍵時刻。回顧過去十年,從2015年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設立,到2020年《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再到2024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本地立法完成,香港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法制建設與教育實踐已形成系統性框架。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新時代下必須「樹立戰略自信,堅定必勝信心,牢牢把握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在此背景下,2025年的國家安全教育日不僅是紀念性的里程碑,更是香港社會進一步凝聚共識、深化國家安全實踐的新起點。

今年的主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凸顯了從制度建設到社會動員的全面深化。香港歷史博物館自3月18日起舉辦的專題展覽,通過歷史文獻與互動多媒體,系統展示國家安全教育的發展脈絡,尤其強調香港在「由治及興」階段中,如何將國家安全與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這種展示不僅是對過往成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方向的指引——國家安全已從「法律條文」轉化為「社會共識」,從「頂層設計」落實到「市民行動」。

從《國安法》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過去五年,香港國家安全領域的法制建設呈現出「中央主導」與「本地協同」的雙軌特色。2020年頒布的《香港國安法》填補了回歸以來國家安全的制度空白,而2024年生效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則進一步細化了叛亂、間諜行為等罪行的定義,並強化執法機構的協作機制。這種立法進程體現了「一國兩制」下中央對香港特殊地位的尊重,同時也明確了維護國家主權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的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特別強調法律執行機制的優化。李家超指出,政府將修訂《職工會條例》及更新公務員紀律機制,確保關鍵領域的從業人員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此舉直指過往香港社會中某些工會組織被政治化、甚至成為外部勢力代理人的問題。通過法律修訂,特區政府正從制度層面切斷危害國家安全的潛在渠道,體現了「防微杜漸」的治理思維。

此外,司法與教育系統的協同改革亦值得關注。新公布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將國家安全內容融入中小學教材,並加強教師培訓。這種「法制+教育」的雙重保障,既針對當下風險,更着眼於長遠的社會價值觀塑造,為香港下一代築牢思想防線。

全民參與的國家安全治理新模式

國家安全的維護不能僅靠法律懲戒,更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2025年的教育日活動突破傳統宣傳模式,通過多元渠道激發市民的主動性。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專題展覽不僅陳列歷史檔案,更設置互動體驗區,讓參觀者模擬應對網絡攻擊、反間諜等場景。這種「沉浸式教育」將抽象的國家安全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知識,有效提升公眾的風險意識與應變能力。

特區政府今年還特別強調「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統籌並重」。在經濟領域,商界與專業團體獲邀參與國家安全研討會,探討如何防範金融制裁、供應鏈斷裂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在社區層面,民政事務總署推動「國家安全鄰里計劃」,培訓地區義工識別可疑活動並協助政策宣導。這種「點面結合」的動員策略,使國家安全從政府責任擴展為全社會的共同使命。

尤為重要的是,媒體與文化產業的角色得到重新定位。多家電視台製作國家安全主題的紀錄片,剖析國際地緣政治對香港的影響;文藝團體則通過話劇、音樂等形式演繹國家安全案例。這些柔性傳播手段彌補了法律條文的生硬感,使國家安全理念更易被市民接受。

香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安全挑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始終面臨着複雜的外部環境。2025年的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中,特區政府多次提及「戰略自信」與「國際話語權」,反映出對外部風險的清醒認識。近年來,某些西方國家以「人權」「自由」為藉口干預香港事務,甚至通過立法制裁香港官員。對此,香港一方面需完善反制機制,例如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防護;另一方面則需主動講好「香港故事」,向國際社會說明國家安全立法對營商環境的積極作用。

教育日期間發布的《香港國家安全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數量同比下降30%,而外資流入則創歷史新高。這一數據有力駁斥了「國安法損害香港自由」的謬論,證明安全與發展並非對立關係。未來,香港可進一步借助「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平台,展示其作為國際化都市的獨特優勢,同時在金融、科技等領域建立風險預警體系,防範外部勢力操縱。

從「治標」到「治本」的長遠布局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標誌着香港的國家安全建設進入新階段——從「危機應對」轉向「制度韌性」,從「法律震懾」深化為「價值認同」。李家超所言「多方面持續築牢國家安全屏障」,正是這一轉變的縮影。展望未來,香港需在以下三方面持續發力:

其一法制動態完善。根據實際需求修訂配套條例,例如加強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中的數據安全監管;其二教育全面覆蓋。將國家安全教育拓展至大專院校與職業培訓體系,培養專業領域的國家安全人才;其三國際對話深化。通過智庫交流與多邊合作,提升香港在國家安全議題上的話語權。

國家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而全民參與是其最堅實的保障。唯有當每一位市民都成為國家安全的「守護者」,香港才能真正實現「由治及興」的飛躍,並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