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是必修課,也是基本功”——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的履職“竅門”專輯 / 兩會專輯

“調研是必修課,也是基本功”——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的履職“竅門”

發布日期:2024-03-04 鏡報高級記者 顏菁 記者 江躍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呂紅兵多年來參政議政、履職盡職的實踐體會,他認為,高品質的建議和提案源於高品質的調查與研究。沒有研究的調查,無異於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沒有調查的研究,肯定是紙上談兵、閉門造車。“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調研是我的必修課,也是建言獻策的基本功。”回顧2023年的履職經歷,呂紅兵還總結了12個字的“關鍵字”:提案調研,服務為民,讀書學習。

重點關注法制建設

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心系國之大者、情牽民之關切,重點關注法制建設,努力推進本職工作與履職責任相統一、互促進、共融合,在本職工作中,發現問題、引發思考,進而論證調研、提出建議。去年一年,他一共提交了8份提案,都被全國政協受理並由有關部門回復,其中5份內容刊載在了《人民政協報》上。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需要加強法制建設,堅持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特別是在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關聯最密切、落腳最實在的關鍵點、重要處,健全制度、完善立法,加快形成並進而完善‘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律體系。”在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呂紅兵提交了一份“關於進一步加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相關法律體系建設的提案”,建議完善“吸納民意、彙聚民智”相關法律制度,推進“積極發展基層民主”相關法律規範建設,健全在司法過程中踐行人民民主的法律體系。

為民營企業立法,是呂紅兵多年來提案呼籲的重要內容。針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他提交了“關於切實推進‘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的提案”,其中強調把推進制定民營企業基本法落在實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企業法》,將憲法、民法典以及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上述規定具體化;將競爭中性、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等相關制度以法律形式作出明確;把侵犯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行為的責任追究機制從法律上實實在在地落下來。

與此同時,呂紅兵的關注重點一如既往地落腳在民生方面,分別提交了“關於建立老年人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制度,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提案”“關於完善遺產捐贈制度,引導‘善資金’助力共同富裕的提案”“關於加快制定個體工商戶破產保護制度的提案”。

論證調研不辭辛勞

儘管本職工作非常繁忙,但呂紅兵把政協的調研放在重要位置,積極參加,不辭辛勞。

200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正式頒佈實施。這是我國第一次對科學技術普及立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科學技術普及的法律。去年4月下旬,呂紅兵參加了全國政協“《科學技術普及法》的修訂”專題調研組開展調研。4月16日至21日,從廣西到上海,用6天時間跑3個城市,調研組分成小分隊,深入科普場館、科研院所、中小學校、社區鄉鎮、相關企業等30餘個調研點,行程緊張又充實。有媒體評價說:這次調研,深入基層一線,直面問題困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完全稱得上是一次“沉浸式”調研。

6月9日,在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呂紅兵結合自己的法律專業,基於此次調研特別是對科普企業的深入走訪,作了《以法治引領護航科普產業發展》的發言,建議 以此次科普法修改為契機,在法律層面明確“國家鼓勵、支持和保障科普產業發展”,並健全相關配套政策,加強政策銜接,細化鼓勵興辦科普企業、發展科普產業等相關引領、保障規定。

根據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的《"八五"普法規劃中期評估工作方案》,司法部牽頭於2023年11月赴湖北省開展"八五"普法中期評估調研和法治宣傳教育法立法調研。受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指派,呂紅兵參加了此次調研。在湖北宜昌,調研組來到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沖村,走訪基層依法治理和“法律明白人”工作情況;在三峽大壩,調研長江保護法宣傳情況;在枝江市馬家店街道楊家壋社區,交流人民調解工作中開展基層普法依法治理情況;在丹陽民法典主題公園,巡視法治文化陣地。調研組馬不停蹄趕到武漢,在武昌區,實地調研武昌交通大隊、武漢中學、武昌廉政公園法治文化園;在青山區,調研組又在南幹渠法治文化遊園、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區、鋼花村街道南苑社區青少年空間走訪交流。

邊調查邊研究,邊走訪邊思考,在調研組工作座談會上,呂紅兵對法宣法立法提出了8條建議。

排憂解難“服務為民”

今年,全國政協印發《關於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的意見(試行)》,號召廣大委員從各自條件和專長出發,開展服務為民工作,要求堅持社會所需和委員所長相結合,充分發揮委員自身具備的知識、專業、能力、資源等特長和優勢,聚焦民生面向全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特別是做一些“關鍵小事”,為群眾排憂解難等。

呂紅兵響應號召,一年來共開展了24次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包括宣講法律普及和諮詢服務、服務社區群眾、支援西部建設、促進青年就業、助力高品質發展等各項內容。

去年10月,西藏拉孜已臨冬季,但這個位於念青唐古喇山最西部、海拔近4100米的縣城的中午時分,依然陽光明媚。呂紅兵和他的兩名同事——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黨委副書記李強律師、合夥人劉鑫律師,風塵僕僕地從上海飛抵拉薩後,次日即從海拔3600米的拉薩“一步登高”400米直奔拉孜,開始了雪域高原上的法治宣傳之旅。10月28日,在國浩駐藏律師史莉、徐文婕、魏心漪的陪同下,呂紅兵一行走進藏族群眾中,與中小學生座談交流、宣講法律,並組織舉行“追風少年”足球活動。

呂紅兵還是全國政協網上讀書議政活動的積極分子,一年來,他參加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學”“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等全國政協研學群,以及“加快社會適老化改造”“《科學技術普及法》的修訂”等主題議政群的學習與交流。

堅持不懈學法用法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呂紅兵已經準備好了擬提交的提案。律師戰鬥在法治工作第一線,執業在法律服務最前沿,可謂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社會百態問律師。“經歷數十年的律師職業生涯,我越來越體會到,法律意識、法治觀念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特別是全民守法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而法律意識的樹立、法治觀念的養成,在於堅持不懈地學法用法。只有學習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能運用,而運用的過程既是保護自身權利的過程也是遵守行為規範的過程,從而形成法治信仰,培育社會成員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環境,自覺抵制違法行為,自覺維護法治權威。”呂紅兵表示,在一如既往地關注實踐性制度建設的同時,他也愈發關注基礎性制度的構建。

去年全國政協會議上,他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相關法律體系建設的提案》,其中建議進行普法專項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提案回復中提到:法治宣傳教育法已經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一類專案,司法部已經起草了草案初稿。“結合本人從事法律服務和法治宣傳的工作實際,以及隨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去年11月赴湖北省開展‘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抽查評估的調研,對此法制定提出幾點建議,形成了一份《關於法治宣傳教育立法相關建議的提案》。”

還有一份提案涉及科學普及的內容,呂紅兵結合去年4月參加的全國政協“《科學技術普及法》的修訂”專題調研組的調研,準備提交《關於完善促進科普產業發展的法律規定的提案》。“100多年前,陳獨秀宣導‘德先生’‘賽先生’,使其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同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我們更少不了‘法先生’、更離不開‘科先生’。從這一角度,法治宣傳教育法的制定和科學技術普及法的修訂,便成為尤為重要之事業。”

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之樞紐;上市公司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是資本市場的永恆主題,如何從“治亂”轉向更深層次的“提質”,加強公司合規運營尤為重要。呂紅兵還將提交一份《關於健全上市公司證券合規制度,大力提高上市公司品質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