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輝龍:規劃建設汕尾至梅州鐵路打通經濟發展動脈專輯 / 兩會專輯

涂輝龍:規劃建設汕尾至梅州鐵路打通經濟發展動脈

發布日期:2024-03-04 鏡報記者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涂輝龍主席

提起汕尾、梅州,這兩處地方都是廣東省著名革命老區。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是全國13塊革命根據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是革命先輩彭湃的故鄉。梅州是廣東唯一的中央蘇區,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革命老區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證,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是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生活的必然要求。
全國兩會3月4日(今天)開幕,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涂輝龍主席在接受鏡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他今年提出關於規劃建設汕尾至梅州鐵路的提案。他表示,近年來,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很多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進步,但由於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等因素影響,一些老區在發展上仍處於相對落後狀態。例如,位於汕尾市北部山區、作為海陸豐紅色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的陸河縣,地處河源、梅州、揭陽三地交界,是全省中長期規劃中唯一無高鐵通過的縣,本應「東承西接」深莞惠、汕潮揭兩大都市圈的區位條件,受制於較為落後的交通基礎設施,導致縣域競爭力不強、客商投資信心不足。
鑒於規劃高鐵對推動包括陸河及周邊老區高質量發展、加快融入全省發展大局尤為重要,廣大群眾對對建設鐵路的訴求極其強烈。為此,涂輝龍特此建議,將汕尾至梅州鐵路項目早日列入廣東省鐵路建設規劃,爭取納入全國鐵路網建設規劃,在「十五五」期間開工建設。
在提案中,他建議:一是項目納規建設具備良好基礎。2019年,梅州、汕尾、揭陽三市聯合委託中鐵四院進行規劃研究,編制了《汕尾至梅州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推薦方案從深汕高鐵深汕站引出,經汕尾海豐、陸河,揭陽揭西,梅州五華、興寧,接入梅龍高鐵興寧南站,線路全長180.8公里。國家鐵路總公司於2019年同意在深汕站預留向東北方向延伸的條件。2021年,在國家交通網絡「十四五」規劃建言中,深汕梅高鐵項目被納入深圳至上海高鐵線路組成部分,為項目規劃建設奠定了理論和現實基礎。前期,當地結合交通道路網規劃開展充分論證,已做好網站選址控規等,並請示省交通運輸廳協調推進規劃建設。目前該項目已納入汕尾市「十四五」規劃,市國土空間規劃也已預留廊道並予以規劃控制。
二是能有效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革命老區發展,提出「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總書記關於老區蘇區工作的重要論述,近年出台了各項利好政策,推動老區蘇區全面振興。我們欣喜地看到,根據廣東鐵投2024工作會議精神,今年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梅龍高鐵(梅汕高鐵梅州西站-贛深高鐵龍川西站)開通,這對於完善粵東地區高鐵覆蓋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汕尾至梅州鐵路項目若能啟動規劃建設,把老區扶持政策進一步實體化、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化,將有效解決海豐、陸河、揭西等老區不通鐵路的交通掣肘,並串聯汕尾、梅州等地,增強鐵路運輸對北部生態發展區的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對促進粵東、粵北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三是能切實解決區域協調發展難題。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視察廣東,深刻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殷切期望廣東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為徹底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省委省政府大力部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去年以來,乘着「百千萬工程」東風,汕尾、梅州等革命老區搶抓機遇,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但立足當前各地競相發展態勢,對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這些欠發達地區仍存在很多短板,特別是在發揮交通運輸先導性、基礎性、服務性功能,支撐交通與物流、旅遊、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滿足老區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要等方面,仍是橫亙在老區發展面前日趨凸顯的難題。
涂輝龍強調的是,「高鐵過境是『破題』關鍵之舉」。如能早日納入規劃建設日程,將切實打通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動脈,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老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