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生:關於推動中醫藥治療慢性病,推廣中醫數碼化,發揮中醫藥未病先防理論的建議專輯 / 兩會專輯

李應生:關於推動中醫藥治療慢性病,推廣中醫數碼化,發揮中醫藥未病先防理論的建議

發布日期:2024-03-05 鏡報高級記者 顏菁 記者 高天卿 江躍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在調研中發現:隨 著人口年齡 層老化比例不斷 擴大 ,醫療開支大增,讓醫療衛生 服務和保障系統面臨沉重的壓力和挑戰,每年出生率與老齡化的比較差距甚大,醫 療保險覆蓋面 持續增大,而個人繳 費能 力減弱,基本醫療參保規模慢慢縮 減,對以疾病為中心的衛生醫 療體 系產生 了沖 擊。民眾健康水準與生活幸福感的差異,將影響 著我國「健康中國」 的發展戰略 。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 龐大的老齡人口以及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二) 國家 的醫療費用補 貼每年上漲(三) 全國基 本醫 療保險 參保 人數 減少。
李應生在接受鏡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醫藥發展 不單是健康中 國 戰略的重要 資源,也是 當前深 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著力點之一,應充 分發 揮中醫藥獨特 優勢,使這一寶貴資源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發 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中醫 藥治療慢性病、推廣中醫藥數碼化 ,讓中醫 藥“治未病 ”理論深入民間,將有助提升民眾健康、降低我國與慢性疾病相關的財務 開支,提高民眾幸福感。

李應生 建議:
( 一) 中醫藥優勢 “未病先防 ”與慢性病調理,建立完善中醫藥衛生與健康服務體系。
“ 治未病 ”是 中醫藥優勢和特色的重要體現 , 中醫藥提倡“未病先防”,是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養生為一體的理念。建議各地、各級政府建立完善的中醫藥衛生與健康服務體系,以預防人民健康為重,在健康中國主戰場發揮出更加突出而實 際的作用。
( 二)以科技 發 揮中醫 藥優勢,有效彌補各地中醫 藥人才供給服務能力不足問 題。
利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成熟科技對名老中醫經驗進行集成,通過在檢查 、問 診、治療、評估 等臨床環 節的數位 化能力提升中醫 藥供給側規模化服務能力。建立居民中醫 數位化健康檔案,加大中醫診療、中藥配發數碼化應用 技術,釋放 中醫 藥科技優勢,提高民眾健康素養,減少財政支出。
(三)構建多層次、多樣化基層中醫健康惠民服務網路
建立政府與社會共建的模式,由政府主導、企業 參與 ,結合中醫藥優勢推出全方位數 碼化 中醫健康惠民創新 服務模式,與現有醫 療系統互補,通過線上 線下 服務模式,擴大未病人群,早篩早診早 干預,充分利用中醫優勢 補充現有衛生醫 療體系在預防 與慢性病管理薄弱環 節。加強人群健康早篩、健康評估的範圍與次數,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的大健康理念,打造 “以健康為中心 ”的 現代化中醫 藥網路 化管理創新 服務; 通過多 層次、多元化健康保障網路,提高民眾健康生活水準,減少 與醫保 相關的財政支出,提升居民幸福感。
(四) 建議 地區先行先試,發揮示範及帶 動作 用, 挑選有組織力、行動力 、預期示範帶動作用強的試點縣市先行先試,在試點過程中鼓勵地區領導幹 部帶 頭示範作用,肯定其在推動健康中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構建以健康為中 心的衛生治理模式方面的積極示範作用,為試點地區 營造良好、寬鬆的政策與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