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翼:“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持續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專輯 / 兩會專輯

周祖翼:“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持續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

發布日期:2024-03-07 鏡報記者

3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舉行全團審議,同時向境內外媒體開放。共有70多家境內外媒體的100多名記者參會。記者提問到福建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代表團團長周祖翼回答了記者提問,並回顧了福建省在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周祖翼強調,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福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一以貫之推進生態省建設,發揮福建作為國家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作用,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維和改革的方法貫穿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努力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持續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

據介紹,福建在降碳、減汙、擴綠、增長這四個方面都開展了工作並取得成效。

降碳方面,福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制定出臺具體工作實施意見和探討實施方案。強化碳排放雙控,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能,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全省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大力發展綠色製造,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培育綠色新動能。

在減汙方面,福建堅持科學治汙、精准治汙、依法治汙,深入推進流域性、區域性、行業性污染整治。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績考核連續4年獲得優秀,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約為全國平均水準的60%。近年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四大保衛戰。

在擴綠方面,福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治理大格局。包括重點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武夷山成為國家首批國家公園,閩江河口濕地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加強了閩江、九龍江的重點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加大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

福建在生態文明實踐中取得了有效增長。福建的天更藍了,2023年全省社區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8.4%,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福建的水更清了,全省主要流域國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2023年達99%,同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福建的海更淨了,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88.7%,提升了2.9個百分點。福建的山更綠了,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5.12%,連續45年位居全國第一。

生態文明的建設也讓“清新福建”的名片更加靚麗,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福建全省接待遊客3257萬人次,直接旅遊收入277.18億元,這兩個指標都創歷史新高,比疫情前的2019年分別增長了34.8%82.7%。不少網友反映來福建旅遊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藍天白雲,清水綠岸,碧海銀灘,悅目怡人。

周祖翼表示,歡迎國內外朋友們常來福建走走看看,共同領略福建秀美自然風光,共同體驗福建多元厚重的歷史文化,共同品鑒地道的閩菜福茶,共同感受有福之地的福氣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