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記者會外交「大格局」專輯 / 兩會專輯

兩會記者會外交「大格局」

發布日期:2024-04-30 文蘭

為瞭解中國外交政策願景的窗口,一年一度的外長記者會是國際媒體眼中的「香餑餑」。從大國關係、地區熱點到全球治理,接下來中國外交怎麼走,這場會議無疑透露了諸多重要信號。王毅在答問中提到多個「關鍵字」,值得細細「咀嚼」。

中國外交的「和」與「合」

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地緣衝突此起彼伏,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中國要如何運籌帷幄開展外交,為全球治理獻言建策,是繞不開的「必答題」。

本次記者會上,談及2023年的中國外交,王毅用「開拓之年」和「收穫之年」來形容。2023年底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的召開,成為新環境下、新時期中國外交戰略頂層設計一步步夯實、成形的鮮明信號。這場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王毅列舉一年來元首外交發揮戰略引領作用的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主持兩大主場外交,出席三場多邊峰會,開展四次重要出訪,舉行百餘場會見、通話。

從中亞地區到中南半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全覆蓋;中國與非洲、東盟、阿拉伯、拉美地區的命運共同體建設,再上台階;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金磚歷史性擴員順利實現。中國讓國際合作,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促成沙特、伊朗歷史性和解,斡旋緬北達成停火協定……面對烏克蘭危機升級和巴以衝突,從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到廣泛接觸各方積極勸和促談,再到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首份決議,中國為地區熱點,開出新的「治療藥方」。

正如王毅指出的那樣,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國將堅定做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凡此種種,共同搭建出中國在對外交往和全球治理方面的底層邏輯,折射出中國外交的真實底色——那就是「合作」的「合」字,加上一個「和平」的「和」字。

連發四問  駁斥「餐桌VS菜單」論

保持大國關係穩定,是王毅在本次外長記者會上強調的重點之一。他此前也提及,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此次面對西方記者提問,王毅重申習近平主席提出處理中美關係的三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王毅指出,三藩市會晤以來,中美關係改善取得一些進展,這符合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願望。但隨即,他話鋒一轉,對會場內的記者們表示,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對華錯誤認知仍在延續,所做的承諾並沒有真正兌現。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王毅還當場發出「四連問」:美國如果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大國的信譽何在?美國如果一聽到「中國」這兩個字就緊張焦慮,大國的自信何在?美國如果只讓自己保持繁榮,不允許別國正當發展,國際公理何在?美國如果執意壟斷價值鏈高端,只讓中國停留在低端,公平競爭何在?

一連串問號,句句切中要害,字字語帶機鋒。王毅不點名批評「個別或少數大國壟斷國際事務」,「以實力地位把國家分成三六九等」。他指出,「不能再允許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允許有的國家必須在餐桌上、有的國家只能在菜單裡。」而眾所周知的是,「餐桌VS菜單」論,正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第60屆慕尼克安全會議上引發軒然大波的發言。

談到人工智能問題,王毅再次意有所指,提醒如果在這一領域也搞什麼「小院高牆」,將會犯下新的歷史錯誤,不僅阻擋不了各國的科技發展,還會破壞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削弱人類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就在中國外長記者會結束一週後,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法案,要求中國字節跳動公司剝離對旗下短視頻應用程式TikTok的控制權,否則美國將封禁TikTok。事實證明,美國正在靠「高牆」把Tiktok攔在門外,來保護自家所謂「小院」。無獨有偶,美國近日還炒作中國起重機有「潛在安全風險」,並認為中國人在美國買地可能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看來,王毅評價美國一聽到「中國」就「緊張焦慮」,「大國自信」不知道去哪了,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了。

無論是「脫鈎斷鏈」還是「去風險化」,都只是美國打壓圍堵中國的說辭罷了。事實上,美國正因為2024年總統大選誰能入主白宮的大戰而黨爭白熱化,種族、移民、槍支、通脹等多座「大山」壓頂,卻仍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讓中國不痛快。

正如王毅指出的那樣,實際上,美國面對的挑戰在自身,而不在中國。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必將害了自己。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提醒,一種告誡,也或是一種「預言」。

中歐關係:以「信號燈」比喻

王毅在外長記者會上明言,幾年前,一份歐盟政策文件給中國同時貼上夥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三種標籤,事實已經證明,這種三重定位不符合事實,也不可行,反而給中歐關係發展帶來干擾和阻礙。

他打比方說,就好比汽車開到十字路口,紅燈、黃燈、綠燈三種信號燈同時亮起,這車還怎麼開?中歐間的「信號燈」怎麼亮,也意味着雙方關係的「晴雨表」怎麼畫。王毅對中歐關係作出了精妙比喻和清晰闡釋——中歐並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也沒有地緣戰略矛盾,雙方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中歐關係的正確定位應當是夥伴,主流基調應當是合作,關鍵價值應當是自主,發展前景應當是共贏。

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克羅埃西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王毅列舉一個個生動案例,盤點中歐共建「一帶一路」的豐碩成果。他指出,只要中歐互利合作,陣營對抗就搞不起來;只要中歐開放共贏,「逆全球化」就不會得勢。

正如王毅所言,一個強大的歐洲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一個強大的中國也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中方希望中歐關係能一路綠燈,暢通無阻。

圍繞南海,王毅也給出了中方的期許。他指出,全球50%的商船、三分之一的海上貿易航經南海,這「是世界上最繁忙、最安全、最自由的航道」,並對幾十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作出的努力表示讚嘆,認為南海能保持和平穩定殊為不易,彌足珍惜。

王毅談到這其中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兩個堅持:一是,存在的爭議,堅持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談判加以妥善管控解決,二是,海上和平,堅持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加以維護。這也是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核心要義。

他指出,關於海上爭端,中方一直保持高度克制,主張本着睦鄰友好精神,尊重歷史和法理事實,尋求各自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南海行為準則」在中方大力推動下,已成功完成二讀,啟動案文三讀程式。中方願同東盟國家一起努力,爭取早日達成「準則」。

但同時,王毅也用四個「不」字,層層遞進地將中方立場和態度和盤托出,即 「不允許善意被濫用」、「不接受海洋法被歪曲」,以及奉勸某些域外國家「不要挑事生非、選邊站隊」,「不要成為南海的攪局者和肇事方」。

兩岸關係:期待那張「全家福」

「我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在被問及台海局勢以及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時,王毅以「全家福」的概念表明立場。

對於不久前結束的台灣地區選舉,王毅強調,這「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選舉」,選舉結果絲毫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也改變不了台灣必將回歸祖國的歷史大勢。

王毅再次亮明中方的底線,那就是絕不允許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他批評道,如果現在還有人縱容支持「台獨」,那就是挑戰中國的主權;如果個別國家執意與台灣保持官方關係,那就是干涉中國的內政。

海峽兩岸骨肉相連,民族根脈不可分離。所有炎黃子孫,所有龍的傳人都應秉持民族大義,共同反對「台獨」,支持和平統一。王毅總結道。

一邊是期盼同胞團圓,一邊是繼續與世界握手。在這次兩會外長記者會上,王毅還提前向大家「劇透」:自3月14日起,中方將進一步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國試行免簽政策。

打造快捷網絡,加大航班力量,簡化簽證手續,持續擴容中國免簽「朋友圈」,為外國來華人員提供便利,讓中國公民說走就走,讓外國朋友賓至如歸。「把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這是中方的政策宣示,是外交理念的落地開花,更是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最好的證明。

每年兩會的外長記者會透露的信息量很大,關鍵字很多,今年亦如此。中國的外交是人民的外交。外交為民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國外交一直奔跑在路上。透過這場信息「含金量」極高的外長記者會,世界要如何解讀中國的外交部署,回應中國發出的多重信號,讓我們保持觀察。

面對900多名中外記者,回答21個提問,時長約90分鐘……外交部長王毅,第十次在全國兩會期間亮相中外記者會。王毅擲地有聲地闡述了中國外交政策的「小調整」、「大格局」。表達了立場,亮明了底線,堅定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