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白營從無到有成贏家政經 / 台海兩岸

柯文哲白營從無到有成贏家

發布日期:2024-04-08 陳培文

選結束,誰是大贏家?沒誰說得上來。賴清德雖然當選,但得票四成不過半,加之「立法院」席位丟掉十餘個,從過半數一下子變成第二大黨,民進黨由完全執政變弱勢政府。國民黨席位雖然比民進黨多,但照樣未過半,加上侯友宜不獨敗陣,更守不住藍營基本盤,「下架民進黨」成了空談。柯文哲大選得票最少,民眾黨在「立院」也只能分得八席,雖然談不上贏,但八席之數,配藍配綠都恰可過半,藍綠所提議案都得仰白營鼻息。

侯友宜沒守住基本盤

算位子,民進黨保住執政地位,國民黨成了「立院」第一大黨,藍綠還不自覺是輸家。但算得票,對比上一屆,綠營少約二百五十萬票,藍營少約一百五十萬票,創黨四年的民眾黨則從無到有,一下子拿走三百六十萬票,誰是贏家?結果還不一目了然。綠營再也吸納不了年輕支持者,藍營不單乏年輕人支持,更連基本盤也守不住。

藍白相加,得票明明遠大於綠,為甚麼就不能藍白合?選後藍營仍有人心裏不甘,仍舊刻意忽略白營的票源主要來自上一屆綠營所得的年輕選票,年輕人如不投白,或沒白可投,接下來只會投綠或不投票,投票給藍營可能已不是選項。約六成人希望下架民進黨是事實,但更現實是有多於六成人不願國民黨上架,厭綠惡藍的選民正在積累成長,是藍綠都必須承認和面對的政治現實。

藍白合或非綠大聯盟,說的都是團結藍營以外,但大前提藍營自身也沒團結起來,上一屆韓國瑜連宋楚瑜得票加起來逾六百萬,可以視作藍營基本盤,如果侯友宜守得住,已然足夠勝過賴清德,由始至終根本毋須說甚麼團結非綠或藍白合。

藍營大選失利,根本原因不是藍白分,而是沒有好好把藍營團結起來。侯友宜是唯一一個得票少於政黨票的參選人,而且在區域「立委」的選票上,國民黨得票也沒有少,一口氣增長逾十席,輸的只是侯友宜的大選票。可見藍營在「立委」選舉部份不乏支持者,還可與綠營分庭抗禮;但不少藍營支持者投黨不投人,在大選上沒投一票給侯友宜。

藍白主導大選話題

柯文哲吸走綠營大量年輕人票,侯友宜本有可贏之機,卻始終挽回不了流失的基本盤,較上一屆韓國瑜少了八十多萬票,可見「韓粉」並沒完全歸隊。上一屆宋楚瑜所得六十萬票,當然也屬藍營票,這次則可能由「宋粉」變成「郭粉」,最後郭台銘沒參選,但「郭粉」一樣沒回來!

藍營敗選如要檢討,不單要想想如何吸納年輕人和中間選民的支持,團結基本盤更是最迫切課題,所謂韓粉或郭粉早已自成一派,頑固程度可能不輸綠營派系,只是人家着眼派系利益,藍營粉團更多時只為爭一口氣,對藍營而言不見得是起死回生的救命草,沒韓粉贏不了,得韓粉也沒得天下,「非韓不投」更像是雙刃劍,依舊會困擾往後藍營在大選中的團結。

這次大選氣氛平淡,原因是結果大家都預計得到,綠營早定於一尊,大選過程話題幾乎全由藍白主導,藍營的徵召模式,到確定侯友宜出選,卻又擺脫不了郭台銘的干擾,到藍白分而合,合而分的戲劇性,選舉話題一路掌握在藍白手裏,卻僅止於話題性,於藍於白都無法變成上升的動力。賴清德的民調一路都停留在三成五至四成之間,選得低調。

按結果而論,或許確如綠營所想,不變應萬變,低調勝選也可接受。但看得票而論,賴清德應該不想看到,得票一如民調呈現的天花板,就是四成,得票數還不如12年蔡英文敗選時的六百萬,甚至乎得票率也不如08年謝長廷敗選時的四成一,而08年正是阿扁後民進黨的最積弱時期。

選民對藍營未唾棄

賴清德的不到四成,或不到五百六十萬票,本來就不保險,能低調勝選,除了侯友宜沒能保住藍營的基本盤,也得力於投票率少了三個百分點,只有七成一。賴清德選得低調,一來是蔡英文執政八年,政績乏善可陳,還留下前瞻預算、防疫預算等兩個八千億說不清,再則是賴清德的台南本命區,光電案、爐渣案等撇不清,萬里老家的違建抵死不拆,凸顯個性優柔。參選後,除了對內做點清理戰場的門面工夫,對外所謂選得低調,實際便是躲避戰場,避免踩雷,但大選氣勢一路拉抬不起,最終累及「立委」選舉,在大選得票與「立院」席位俱不過半的情況下就任,很難擺脫綠營「只管選舉,不管施政」之譏。

民眾黨柯文哲一舉拿到三百六十九萬票,政黨票也翻倍超過三百萬票,得八席成關鍵少數黨,得票雖屬三黨最少,但無中生有,大幅成長,加之泰半屬年輕人支持,對比藍綠基本盤正屬此消彼長。但區域「立委」選舉全軍覆沒,反映白營欠缺地方組織,地方經營,創黨四年仍舊是柯P的一人政黨,而柯P個性反復,選前的藍白合而分可見一斑,對於政黨的長遠經營,將是個人意志考驗。

台灣選舉,一波接一波,大選剛落幕,便有人眺望四年後人選,綠營賴清德尋求連任屬慣常;白營勢頭向上,柯文哲自然會再試一次。綠白人選既定,就剩藍營,要能吸取過去三屆敗選經驗,朱立倫、韓國瑜、侯友宜等參選人都屬帶職參選,只顧一時民調看好,到頭來卻是急就章,推出的參選人對選大位渾沒準備,對內團結不了基本盤,對外無法吸納中間選民。

國民黨大選三連敗,加上白營崛起,藍營基本盤萎縮,又無法吸引新生代選民,不少人認為藍營有泡沫化之虞。但從地方選舉可見,不論九合一或「立委」選舉,選民對藍營實未完全唾棄。國民黨大選失利,除了黨的問題,關鍵更在於藍營有沒推出合適的參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