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都做強鐵觀音經濟能量專輯 / 安溪尋根

安溪茶都做強鐵觀音經濟能量

發布日期:2024-04-29 秦島

清明期間,香港安溪鄉賢林勁回到故鄉西坪鎮祭祖,頻會當地領導和茶業大佬、專家,就安溪茶產業發展出大謀獻新策。林勁帶回來一個好消息:山水茶事,靈秀安溪!2024茶文旅融合發展大會4月28日相約“中國茶都”、鐵觀音發源地閩南安溪古邑!
01.創新融合“三茶”產業,形成品類聯盟
其實陽春三月時,安溪同鄉會會長曾少春,永遠名譽會長、安溪縣政府招商大使林勁,陪同訪港的安溪縣長劉永強拜訪了茶葉專家、全國政協委員白水清鄉賢,徵詢和聽取了鄉賢的建議意見。
  “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4月份,原產地、原生態,最地道、最甘醇的安溪好茶開始採摘一系列活動,致力打造成為安溪縣推進“三茶”統籌和全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品牌,吸引更多海內外茶企、茶人、茶客及相關商家的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牢牢佔據全國兩會熱詞中心位置的當數「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蘊藏著他對“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深刻洞見。結合安溪實際,以茶興縣是雷打不動的縣策,路子就在提高茶產業的新質生產力,調動各種有利因素,突破現有規模經濟框框,促進品類創新融合,形成產業聯盟。創造更大經齊能量。
  新質生產力給茶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催化效應。茶業標準化、機械化、數智化程度大幅提升,茶葉品質和附加值不斷增加,茶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現代化加速升級,為“三安”理念的深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安溪正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相信隨著科技的持續加碼,千億品牌價值的鐵觀音茶產業將會釋放出更強勁的數字活力。
  安溪縣委、縣政府貫徹“三茶”統籌理念,在質量把控、科技賦能、品牌打造、延鏈拓市等方面,多管齊下、多措並舉,持續提升茶產業綜合價值,全縣茶產業綜合產值達 362億元,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達1432.44億元。
  2023年,安溪在茶產業領域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成為全國茶業基礎管理最紮實、產業鏈條最完整、產業配套最齊全、茶業業態最豐富、茶葉電商最發達、銷售管道最暢通的產茶縣;安溪鐵觀音連續8年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02.一葉帶動百業,“三茶”拓高質發展路徑
近年來,安溪持續深入踐行“三茶”統籌理念,弘揚茶文化,夯實茶產業,提升茶科技,創建了國家首批農業現代示範區,充分發揮茶文化享譽全球、茶產業引領全國、茶科技業界領先等優勢,打造中國茶產業高品質發展的“安溪模式”。
  以關注茶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為核心的“三安”理念(安全、安心、安康)是“三安”經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三茶”統籌的指引下,努力將千年傳承的中國茶文化打造成“世界級”“現象級”的文化潮流,因地制宜地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開拓出一條以“一葉”帶動“百業”的高品質發展特色路徑。
  安溪縣素有全國“茶樹良種寶庫”之稱。經過多年的研究,專家組從基因角度為安溪鐵觀音定制了專屬“身份證”,並發佈了《安溪鐵觀音家系分子身份證》,SNP位點組成的DNA指紋圖譜構建的28位元數位,極大便利了茶樹品種資源的保護與精准管理。
  長期以來安溪茶注重傳統親民價位,近年紛紛轉型高端茶領域。如華祥苑借鑒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莊園模式,建設高品質茶業莊園,傾力打造國繽茶系列產品,成為高端烏龍茶的典範。
  品牌建設是衡量產業發展水準的重要尺度。在2023年的“中國茶品牌建設論壇”上,新華社權威發佈了一系列涉茶指數,安溪鐵觀音不僅位列“中國名茶品牌傳播力指數”榜首,更斬獲“2023大眾喜愛的中國茶品牌”殊榮,多項產業發展案例還成功入選中國茶品牌建設優秀案例集,同時榮獲“2023外國人喜愛的中國品牌”稱號。
安溪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茶產業發展放在經濟社會首位。在“三茶”統籌的指引下,安溪不斷書寫鄉村振興美麗篇章,實現品牌價值持續“領跑”。
  多年來,安溪鐵觀音優異品質的傳承者,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源頭好茶+全程參與+品質嚴控”的經營理念,完成了核心產區的生產佈局,將品牌自身的發展融入“振興鄉村”“健康中國”的偉大藍圖中。
03.品牌價值領跑,賡續“雙世遺”茶文化
  面對茶產業新時代變革與機遇,安溪充分吸收借鑒、博採眾長,不斷探索茶產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努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做好數字經濟這篇大文章。
  2022年4月,依託落地安溪的全國首個商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網福建站項目,“安溪鐵觀音二號”衛星在我國東海成功發射,與已發射的“安溪鐵觀音一號”衛星實現對地組網觀測,“空天地”一體化的影像技術,為茶種植提供數位化支撐,實現平臺資料全程可追溯。
  在“三茶”統籌的指引下,安溪不斷書寫鄉村振興美麗篇章,實現品牌價值持續“領跑”賡續“雙世遺”鐵觀音茶文化。為了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和傳承安溪鐵觀音“雙世遺”,安溪縣積極探索“雙世遺”保護“村級自治”新模式。在遺產核心區的10個重點茶村,建設非遺傳習所、研學坊和度假旅遊茶莊園等,打造一批“雙世遺”保護典範村,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促進綠色農業發展。  
  除了在當地做紮實茶文化工作外,安溪縣積極推動向外傳播。2023年“鳳鳴於溪——安溪歷史文化展”亮相北京。
04.趕上電商時代,安溪30萬茶商太忙
在2023年5月21日的國際茶日上,安溪鐵觀音亮相聯合國紐約總部、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等地,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了中華茶文化風采,彰顯了東方大國的圓融自持的底蘊態度。國盛茶興的時代,安溪積極融入全球化進程,不斷為世界文化多樣性添磚加瓦。
最近香港安溪同鄉會連任會長曾少春不禁讚嘆:我們安溪有120萬人口,如今30萬人做茶商,天天忙得很!每年5月初,種植在安溪境內的鐵觀音進入採摘季。
  安溪縣目前擁有茶園60萬畝,年產茶6.2萬噸。安溪鐵觀音至今保留著手工採茶和製茶的工藝,80%人口以茶為業。安溪茶商在全國開設茶葉門店4萬多家,掌控了全國50%以上的茶葉行銷網。2023年從安溪銷售出去的各類茶葉達30萬噸,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安溪也是中國涉茶電商第一縣,2023年安溪縣茶葉電商銷售收入已超百億元,佔全國茶葉電商近1/4的市場份額。
  除了閩商的“帶貨”能力,鐵觀音在全國的流行,還得益於獨特的半發酵工藝和清新的口感,更適合入門級茶客,老少皆宜。從出口轉內銷以後,安溪不少茶業在全國發展直營和加盟店,逐漸做成知名茶葉品牌。
  最近十年,安溪茶商硬是“從一到百”將安溪打造成聞名全國的“百茶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