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正提速政經 / 港澳政經

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正提速

發布日期:2024-02-16 馬建波

2023年12月1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瀛台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聽取他對香港當前形勢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況的匯報。習近平主席對李家超特首帶領特別行政區政府,敢於擔當、善作善成,堅定維護國家安全,重塑香港區議會制度,順利完成區議會換屆選舉,推動香港走出疫情、迎來整體性復蘇,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努力解決民眾急難愁盼問題,鞏固了由亂到治的大勢,促進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央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長期不變,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地位,推動香港實現更好發展,「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必將不斷顯現,我們對香港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李家超特首回港後面對傳媒表示:2024年是香港文化別具意義的一年。香港將首次擔任「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主辦城市,整合大灣區9+2城市優秀、具代表性的藝術團/藝術家創作及演出的文化藝術精品和演藝項目,涵蓋音樂、舞蹈、粵劇、戲劇、藝術展覽、文學及電影等,促進文化藝術互融共通。他提出:由2024年起亦會每年舉辦「香港時裝設計周」,推動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時裝、時尚文化。

由此可見,香港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的未來國際中心新定位,即: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國際窗口與國際合作交流平台,已經由規劃落實進入提速階段,並將開始發揮更重要的大灣區(9+2)城市優秀文化藝術引領示範作用和打造匯聚中華文化藝術精品、及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國際交流平台。

李家超特首介紹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已提出的一系列相關措施,包括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負責策劃及推動一系列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交流和合作,包括於2024年首次舉辦「中華文化節」,宣傳中華文化,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配合愛國主義教育,讓香港市民可更全面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及香港與內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蘊。

此外,香港還會設立一間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展館。香港海防博物館也會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特區政府轄下的「創意香港」會改組成為「文創產業發展處」,以產業導向原則,積極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為社會帶來經濟動力,同時增強文化軟實力。將增加文化交流的經常性撥款四成,至每年7000萬港元的預算,讓更多香港藝術團和藝術家,拓展海外機遇;並支持內地及海外經貿辦增聘人手,加強推廣文化藝術能力。特區政府還將推出「重點演藝項目計劃」,培育可以代表香港的世界級演藝作品,供長期公演,致力發展成為國際文化品牌,吸引外地人士來港欣賞,建立面向世界的國際化大舞台。因此,未來的香港將致力發揮「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獨特優勢,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傳揚好中國優秀文化與悠久歷史文明,向世界傳遞出的中國理性、和平、團結、包容、多元、共同促進世界文化與文明健康發展,致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聲音。

目前特區政府已進一步加大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系統規劃和投入力度,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心的建設也開始速度。未來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定可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化的文旅標識和國際文化品牌。因為,香港不僅具備獨特的「一國兩制」體制優勢和接軌西方經濟體的普通法系架構,且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有豐富深厚的五千年中華優秀文脈的滋養,兼具吸納、融匯與交流西方優秀文明的自由開放市場獨特優勢。自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以亞洲小龍的身姿騰飛以來,經過多年的獅子山精神的打拼歷練,香港已積累了深厚的本地文化軟實力和文旅創意獨特魅力。例如:香港的粵劇戲曲及其文物的修復、保護與傳承、回歸以來一些重要歷史文物古跡的修復、保護與活化歷史記憶、港產影片的獨特創意魅力、金庸先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中華武俠文化世界傳揚、李小龍的武德精神傳播世界、港版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等等。香港過去已創造了許多深受內地和亞洲,乃至西方觀眾喜愛的愛國愛港優秀影片,如:霍元甲、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大地恩情等。曾湧現出如:顧嘉輝、黎小田、盧國沾、黃霑和梁立人等亞洲知名的音樂人和作詞作曲大家,留下了《上海灘》、《鐵血丹心》、《獅子山下》、《我的中國心》、《勇敢的中國人》、《愛拼才會贏》等許多膾炙人口,傳唱數十年而不衰的永恆經典。近年一些年輕的原創音樂人和詞曲作者也在不斷成長湧現,成為傳承香港獨特音樂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當仁不讓,應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創底氣,其不僅擁有交流中外文化藝術與文明互鑒的獨特優勢,也有自身累積經年的深厚的文化藝術魅力。這些都是香港未來加快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立身固本與創新傳承的重要基礎。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主席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提出了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重大理論創新。這是對中華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也是建立中華文化自信的精神依託,更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優秀文明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央政府也將繼續大力支持香港加快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在為國家構建和積極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文化經貿合作,及開拓海外文化市場」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好超級聯絡人和聯動引領者的關鍵角色和重要作用。這不僅是對香港過去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與悠久歷史文明,及推動中華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重要作用的充分體現,更可為香港有關業界帶來源源不絕的發展機遇、就業機會和滾滾財源。

習近平主席於2023年9月14日向「北京文化國際論壇」致賀信明確提出:中華民族具有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歷來從善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見證。中國將更好地發揮北京作為歷史古都和全國文化中心的優勢,加強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文化遺產保護、文明交流互鑒。香港無疑就是聯通內地歷史文脈之源和厚植中外文化藝術的沃土,是積極開展同世界優秀文化交融並畜與悠久文明交流互鑒的一個重要國際窗口。因此,習近平主席關於「全球文明倡議」(即: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與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與合作)等創新理論的指引和一系列關於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講話,已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文明的創新性保護與創造性傳承發展和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目標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