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風海韻譜文壇佳話──記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特稿

椰風海韻譜文壇佳話──記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

發布日期:2024-06-04 曾慧燕

年三月的海口、三亞,椰風海韻,留下世界華人作家筆會一段文學佳話和美好回憶。3月26日至4月3日,為期8天的「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暨「首屆海南國際影視文學論壇」,在中國海南省海口市南國威尼斯城國際社區的溫德姆花園酒店盛大召開。整整兩天的主論壇,一場好戲連台的海內外聯歡文藝晚會,來自世界四大洲十多個國家的80多位海外華人作家,連袂呈上一台豐富多彩、高大上的文學盛宴。

主論壇之後是五天環島遊,沿途開啓熱火朝天的世界華人作家巴士文學論壇。4月1日晚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海島椰林詩會暨燒烤自助餐晚宴,將活動推向高潮。2輛載着68位文友的旅遊大巴、小巴,蹤跡遍及海口、三亞、萬寧日月灣、瓊海博鰲,沿途進行多項文旅活動。

這次大會由海南省文化交流促進會、歐美影視協會、南海出版公司、世界華人週刊、世界華人作家筆會聯合主辦,海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李庚俊主任代表大會指導單位,表示歡迎海外華文作家到訪海南。

文友們在兩天大會議程期間,下榻溫德姆花園酒店。該酒店借鑒澳門「威尼斯人賭場」的歐式裝修風格,周邊是皇家城堡園林景觀,綠樹成蔭,爬滿藤蔓,鳥語花香,客房和大堂及走廊四周布滿抽象畫,洋溢着濃厚的人文藝術氣息,在海南眾多熱帶雨林酒店中獨具一格。據說這裡還是電視劇《罰罪》趙家大宅取景拍攝地。

3月27日上午,「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暨「首屆海南國際影視文學論壇」隆重揭幕。由大會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崔淼淼、歐美影視協會執行理事長韓長福、世界華人週刊副總編輯李愛英,組成鉄三角主持人陣容。

這是繼2022年5月在法國南部舉行「首屆歐美華文作家國際筆會」、2023年7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第二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大會」暨「首屆國際IP原創電影節」後,海外華文作家首次在中國內地自費、自主舉辦的「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暨「首屆海南國際影視文學論壇」,也是一次椰風海韻文化之旅。大會宗旨是助中國文學走向世界,讓世界文壇關注中國。服務全球華文作家,打造華人文學大家庭。

中國華僑出版社社長楊伯勳在開幕式上發言,祝賀大會隆重召開,同時介紹了该社出版特色。他說,中國華僑出版社連續11次入選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出版100強企業,成為僑界出版的重要機構之一。為更好服務作家朋友和華僑華人讀者,該社實施了三大工程,即「精品僑書出版工程、僑心書苑建設工程、出版基金支持工程」。他強調,優秀的作品需要作家和出版社緊密配合,華僑出版社已經為作家們做好了充分準備。

中國小說學會名譽副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陳公仲在會上發表《世界華文文學的前景》的演講。

中國小說學會名譽副會長、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畢光明,發表《華文文學:取得對「世界」的發言權》的演講。畢光明指出,華文文學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因為隨着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人向海外的大規模移民,華文作家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它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種文化滲出現象,即一個國家的文化精英大批移居異國,在異國形成新的文化存在。

曾任茅盾文學獎評委的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浩文,講題是《海南文學的現狀和未來》。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會長凌鼎年的講題是《談談<世界微型小說百年大事記>》。他的發言言簡意賅,令人受益匪淺。

眾多文學大咖在兩天大會期間,圍繞華文文學前景、文學作品出版和版權保護等做主題演講,思想火花四濺,接下來諸多嘉賓的演講也是異彩紛呈,涉及各領域,題材廣泛,包括小說、散文、詩歌、話劇、影視、編劇和新移民文學,以及古琴、知識產權等,與會者踴躍發言,各抒己見。

大會主席、世界華人週刊社長張輝代表南海出版公司高教出版中心,向來賓介紹了即將結集出版《海外作家看海南》的約稿事項。

3月27日下午,大會活動組委會邀請《古側和樂》女子古琴昆曲組合(唐卡、胡譚珠及陳芙格玥),舉辦了一場《海島之春》古琴昆曲專場音樂會。

來自西安的詩人、作家、琴家唐卡,首先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以「左琴右書」為題,介紹古琴文化,從其歷史背景、歷代文人琴家的故事,制琴等不同角度鋪陳,使聽眾對古琴有了全方位認識。整場演出精彩絕倫,獲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至少本人非常享受這場古琴演奏。因自幼就喜歡古琴的意境,尤其嚮往高山流水一曲琴的境界,知音難覓,唯琴音嫋嫋,樂聲悠悠,令人陶醉其中,發思古之幽情。

曲終人未散。3月29日一早,滿載54人的旅遊大巴和載着14名文友的小巴,開啟海島椰林採風之旅,奔向蕉風椰雨山清水秀的詩和遠方,延續三屆的「世界華人作家筆會巴士論壇」正式開啟。

為時五天的旅程中,大夥兒遊覽了三亞著名景點鹿回頭、三亞灣、大小洞天、天涯海角、亞龍灣、日月灣、興隆熱帶植物園、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永久會址、永慶寺等,足跡遍及三亞、萬寧、博鰲、瓊海、澄邁等地,一路歡聲笑語。

最初兩晚夜宿三亞文豪酒店,令人浮想聯翩,舞文弄墨的人,誰不憧憬有朝一日成為「大文豪」,至少人生有夢才更美麗,也才有遠方。

另外三晚文友們分別下榻萬寧日月灣森林客棧、博鰲海島森林酒店,最後一晚回到海口入住海島森林酒店,這三家連鎖店都屬森林客棧,受到「葉子」們的熱情招待和服務。其創辦人馮清雄是位「有故事的人」,出身當年的「留守兒童」,不凡的經歷,讓他成為後來宣導民宿的先行者,發願讓天下旅客夜宿酒店都有賓至如歸之感。

日月灣森林客棧美中不足的是四層客房沒有電梯,但酒店發動全體員工逐一為大家搬運行李上樓,並準備富有地方特色的下午茶,包括時令水果和鷓鴣茶,並示範表演舂米,奉送粘米糕。夜晚組織了沙灘篝火晚會和放煙花,大夥兒圍着篝火手拉手跳舞,在絢麗的煙火中度過一個詩情畫意的夜晚。

當晚的餘慶節目是到海邊打燈抓螃蟹,參加者似乎恢復到孩童時代的快樂和純真,每當捕捉到獵物,尖叫連連,歡樂滿海灘。

海南最後一站是博鰲。4月1日上午,文友們參訪「亞洲博鰲論壇」永久會址,紛紛「裝模作樣」拍照留念。

當晚下榻博鰲海濱別墅區「森林客棧」,該酒店有一片豪華別墅,是夜在別墅花園內舉行燒烤晚宴和海島椰林詩會。

夕陽西下,霞光萬道,文友們漫步椰林,享用酒店提供的新鮮採摘的椰子,在鉄西瓜樹下擺拍。森林客棧的「葉子」們用心布置晚宴場地,熱情接待盛裝出席的與會嘉賓。

文友們文思泉湧,詩興勃發,除了原來報名詩朗誦者,也有文友即席賦詩。

4月2日,一行人乘興踏上歸途回到海口,翌日大家將揮手握別,多了一點離愁,還有幾分不舍,相處一週時間,不少人已經結下深厚情誼,廹不及待期待下次的世界華人作家筆會早日召開,珍重再見!

值得指出的是,這次在海南召開的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是海外華文作家首次組織在內地舉行的非政府、非政治、非營利性的文化活動,將在海內外華文文學史上,書寫濃墨重彩一筆。

主辦人張輝指出,海外華文作家大聚會,過去多是在中國內地舉行。無論是政府主導的歷屆「世界華人文學大會」、「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還是國內高校組織的「海外華人文學研討會」、各省僑辦、僑聯組織的「海外作家、海外媒體看中國」等,受邀作家大多享受的是落地接待。

他說,由於我們這個筆會沒有任何政府組織支持,更沒有任何企業贊助,活動參與者包括組委會成員的機票、食宿費全部自理,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外華人文學自發活動。所有參會者並非當地推薦、機構審查通過的代表,他們也無需致謝任何組織和個人。

獲邀與會的畢光明教授感慨道,海外華文作家舉辦大型筆會,都是每個人自己掏錢,照樣把會開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不像國內體制內的文學工作者,單位不出錢,或者別人不買單,就不去開會。國內學者經濟條件普遍較好,但誰也捨不得自己掏錢出去開會,都是因為大家吃體制飯吃慣了,有依賴思想。他建議內地作家向海外文友學習,實行AA制,開學術會議,把學術研討和旅遊觀光結合起來,既交流了學術,又放鬆了身心,延年益壽,成果也會更多。

他說:這樣做,對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貢獻,試想如果高校教師和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都這麼做,不是就拉動內需了嗎?他還舉例說道,由世界華人週刊張輝社長操辦的這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為期九天,丟給了海南不少錢,更不用說豐富了海南的文化生活,擴大了海南的國際影響。這些來自五大洲的華人作家,對海南的美景和基礎建設成就,讚不絕口,說明海南建省後,的確發生了巨變,因為這些華文作家裏,有些人是二三十年前曾在海南打拼過,如今的海南讓他們都不敢認了。人不能老呆在一個地方,應該盡可能多些在異地留下腳印,看沒有看過的美景,吃沒有吃過的美食。古代文人靠雙腳,靠騎馬都周遊天下,今天有火車,有飛機,我們為什麼不走遍世界呢?旅遊觀光須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那麼,像世界華人作家這樣舉辦筆會、研討會,搞巴士論壇,就是行萬里路的最好方式了。

(作者為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筆會組委會共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