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特稿封面特稿

增強發展動能促進香港騰飛

發布日期:2024-06-04 柳蘇

(一)夏主任的致辭傳遞中央對香港的期待和要求

夏寶龍主任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對香港實現由治及興提出「五個需要」,需要守牢國家安全底線、需要更加堅定「一國兩制」,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對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作用、需要把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好和發揮好、需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挑戰,展現新擔當。

香港築牢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屏障、迎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增強香港社會各界對未來的信心;夏主任的致辭傳遞中央對香港進入發展新階段的期待和要求,希望香港鞏固獨特優勢,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挑戰、展現新擔當,不斷突破自我、大膽創新求變。

夏主任指出,「實現由治及興,需要守牢國家安全底線,才能護航香港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加堅定『一國兩制』,發揮『一國兩制』對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作用」,讓全體港人充分認識、深刻理解國安港安的邏輯關係;更明白「一國」底線愈堅固,「兩制」空間愈廣闊,港人福祉更有保障。

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後,香港向全世界展現了更安全、更自由、更開放、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全球投資者都可以放心大膽地來港投資興業,香港發展如虎添翼。但是,香港面對激烈競爭,競爭既來自區外,也來自區內。面對激烈競爭和迫切發展需要,香港需要全力全速推動高質量的經濟發展。習近平主席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強調,「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下具備「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聲明強調,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不但展現中央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肯定,更彰顯國家對香港開創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局面,實現新飛躍寄予厚望。

(二)有選擇地發展香港所長構建新優勢

夏主任強調,香港由治及興本質上就是一條創新變化之路。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需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敢於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不斷突破自我、大膽創新,努力實現香港發展的反覆運算更新、轉型升級。夏主任提醒,要及時把握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發展機會,建設智慧港口,根據香港科研條件,有選擇地發展香港所長,構建新優勢。

香港作為一個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產業結構較集中於四大傳統主要行業,包括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科學與技術是帶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泉源,亦是驅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創新科技可為香港帶來新產業和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促使經濟多元發展,拉動本地經濟增長和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從而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創新是香港的基因,為推動香港經濟的長遠和健康發展,香港必須積極發展新優勢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同時善用科技提升傳統行業的競爭力,創造更多元化的發展和就業機會。

對於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習主席強調,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習主席的講話為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指引。

香港積極推動三個「新」: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發展,全力構築香港的競爭新優勢。香港積極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大力引進全球高端創新人才,積極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數字經濟,建設智慧港口等,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優勢;同時因應香港的科研條件、市場特點、產業基礎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構築香港競爭新優勢,讓香港更強大。

首先要強化香港國際人才樞紐地位,吸引全球優秀人才為我所用。本屆特區政府對引進多元人才非常重視,在統籌下全力落實「搶人才、留人才」的新策略,增強香港的競爭力;其次,特區政府正全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既培育多元人才、增強香港發展動能,亦推動民心相通,貢獻國家建設;再次,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推動研發成果轉化。香港在基礎科研優勢明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產業鏈、供應鏈完善,兩地科研合作將產生巨大的聚合能量。國家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戰略定位。香港作為大灣區一員,必定充分擔當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作出新貢獻。

(三)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高度重視國家安全立法

從國際慣例看,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高度重視國家安全立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均制定了嚴格的國家安全法律,建立了相關決策和執行機構。近年來,各國均因應形勢,不斷調整和更新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由此可見,為國家安全立法是一個現代國家維護自身安全的通行做法。

美國從建國初期就重視推進國家安全立法,經過兩百多年不斷完善,各領域重要國安法律超過20部,涉及情報收集、反間諜、反恐、投資審查、通訊安全等各個方面;英國有超過250部與反恐相關的法律、規章、命令。這些法律規定,指揮恐怖組織、為實施恐怖活動持有物品和原料、為實施恐怖活動搜集或持有資訊以及煽動恐怖主義行為等均構成犯罪;澳大利亞僅2002年至2010年就先後出臺了超過45部國安立法;加拿大國家安全立法包括《國家安全法》、《清晰法案》、《國家安全和情報審查局法》、《安全情報法》、《安全犯罪法》等。看到各國的立法概況,也就是這麼多國家制定如此多的國安法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各國均高度重視國家安全立法。

香港要積極主動配合國家發展戰略,站在國家安全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切實履行國家憲法確立的每一位公民都有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憲制義務,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體系,加快推進特區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立健全特區新安全格局,保障特區可持續高質量新發展格局。

法不可不立,國不可不安。2019年「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警示,香港面臨的國家安全風險一直真實存在、隨時可能爆發,不能須臾放鬆警惕。高質量完成23條立法,有效遏制外部敵對勢力妄圖「亂港遏華」、反中亂港分子持續興風作浪的風險。

(四)香港的繁榮不是能唱衰和阻擋的

夏主任指出,事實雄辯證明,香港仍是全世界營商環境最好的地方,是幹事創業、賺錢盈利、成就夢想最好的地方。香港的繁榮不是幾篇文章、幾聲鼓噪就能唱衰的;香港的發展也是幾隻螳臂、幾個蠅腿阻擋得了的,讓那些見不得香港好的人去哀鳴吧,香港明天注定輝煌。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亦有致辭,他批評一些不安好心的外部勢力,不擇手段唱衰中國,一些西方知名媒體也都參與造謠污衊,謠言和謊言已經到了無底線的地步。鄭雁雄同時還列了「香港玩完論」、「復甦無望」、「遺址」、「孤島」等論調,並肯定香港媒體齊聲反駁。此外,鄭雁雄還提到,針對唱衰香港的輿論戰,將進行針鋒相對的「認知鬥爭」。

某些美西方政客、機構團體戴着「有色眼鏡」對23條立法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妄圖對香港形成輿論壓力。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卡梅倫大放厥詞,稱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建議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規定的有關義務,對香港居民行使權利和自由有負面影響;美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對23條立法口出狂言,稱香港正走上網路審查道路,外商來港只能使用臨時手機,還稱只有釋放被關押的「反中亂港」分子才可改善香港的國際形象;「國際特赦組織」中國事務總監莎拉·布魯克斯誣稱,23條立法「從未打算認真考慮民眾的擔憂」。美歐和日本不少唱衰香港經濟的聲音借機抬頭,指出三大世界金融中心「紐倫港」(紐約、倫敦、香港)之稱將不復存在,轉而被「紐倫坡」(紐約、倫敦、新加坡)代替云云。

需要警惕美西方反華勢力企圖通過把香港描述成「不適宜投資」的市場來搞對華認知戰,通過鼓吹所謂「香港玩完論」來搞金融領域的對華「脫鈎斷鏈」,再玩唱空中國老把戲。香港特殊的經濟地位,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特別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制度完備、專業人才齊全、香港市場高度自由開放,以及語言方面的優勢等。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就是中國內地持續快速發展給香港經濟發展帶來的動力。這樣的優勢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也是難以複製的。

(五)加速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完成23條立法,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及在高水準安全保障下,香港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開放,加快由治及興的鏗鏘步伐。將更增強香港社會的穩定性和法治的確定性,使香港更好發揮自身獨特地位和優勢,加速高品質發展的步伐。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說,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化化的應有之義,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首要任務,亦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他強調「世界有變數,香港就有着數」,香港要在變數中實現「着數」,在變局中開創新局,很大程度取決於勇於思變、應變和求變,以及能否以高質量發展駕馭世界變數。

安全是發展的根基,穩定是發展的前提,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安全保障,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落實好特區憲制責任,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份子、完成區議會換屆選舉、及時完成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將為香港營造更安全發展環境,為各地投資者來港發展抱負,創造更穩定營商環境。

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加上廣泛的國際聯繫和雄厚的科研實力,一直匯聚全球不少創科人才。同時,香港全力深化與內地的交流合作,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面對當前逆全球化趨勢抬頭,一些國家對香港去功能化的挑戰下,香港應該高舉開放大旗,發揮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與國際經貿規則順暢銜接的優勢,為國家制度性的開放當好轉換器,以更高水平開放破除脫鈎斷鏈圖謀。

香港正大力推動發展創新科技、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數字經濟、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高增值物流,以及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等。透過全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豐富香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國家持續蓬勃發展,就是香港未來最強大的後盾和底氣,要更積極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抓緊「十四五」規劃綱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以香港的獨特優勢作出積極貢獻,並為自身的發展賦能添力。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香港亦處於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完成23條立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防線後,香港將可集中精力拚經濟、拚發展。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恰逢「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也是香港國安條例通過後的首個教育日,意義重大。在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指出,今天的香港,有國安法律護航,終於迎來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他提出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五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