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特稿

香港青年時評員及傳媒人士考察團深度探訪福建:攜手促進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

發布日期:2024-06-04 陳創

香港《鏡報》訊(《鏡報》高級記者 陳創):由香港青年時評員及傳媒人士組成的考察團於5月25日至30日前往福建省展開為期六天的實地考察。考察團一行赴福州、平潭、泉州及廈門,著重瞭解福建省在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以及旅遊休閒區發展等方面的成就,並與當地有關部門代表就創新發展、閩港合作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

香港青年時評員及傳媒人士組成的福建考察團於5月25日至30日赴福州、平潭、泉州及廈門作實地考察。

深入瞭解新質生產力與科技創新

考察團一行參觀了福州大學、邁新生物醫藥、閩都創新實驗室、福州新區智能汽車產業科創基地、鐵拓機械、海潤未來中心等多個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在考察過程中,他們對新質生產力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瞭解,認識到科技創新驅動下的高品質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

香港福建合作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座談會上,福州大學科技開發部主任黃國輝表示,校方擬將與香港貿發局合作設立研究院平臺,有助「產學研」的發展。這一合作將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考察團團長、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閩港合作將為香港的「產學研」發展帶來更多效益,十分讚賞校方的研究院平臺專案。

法律服務與物流設備配合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除了企業和大學的努力創新研發外,法律服務和物流設備配合也非常重要。位於廈門的海絲中央法務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涉外法律建設提供綜合性、創新性的法律服務,為福建及海峽兩岸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海潤未來中心則利用全智能化的物聯網運作,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旅遊方面的互惠合作

福建在文化旅遊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就,通過軟著陸方式促進了文化交流。例如,平潭努力打造為國際旅遊島,吸引了大量遊客,同時推動了文化交流。在平潭的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考古學者們長期研究後認為,南島語族民族的故鄉就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這一發現將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旅遊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位於平潭的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是全球首個集合考古發展、學術研究、教學實踐及展覽廳的南島語族研究機構。

通過此次深度考察,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及傳媒人士對福建省在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旅遊休閒區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了更為全面的瞭解,同時也促進了香港與福建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