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政經 / 神州動態

專訪上海市特級校長朱紅:用愛與堅持點亮教育之路

發布日期:2024-12-19

(香港鏡報高級記者顏菁|記者史雲磊報道)

有這樣一位校長,在她剛擔任學校校長時,學校生源流失率高達三分之二,面臨極端的招生窘境;當她離開這所學校時,學校已經成為需要不斷擴班、受到家長認可的公辦好學校。她就是曾任平陽小學校長、現任景東小學校長的朱紅。耕耘平陽19年,如今她調任到閔行區景東小學。雖然環境有更換,但她的教育理想不會改變。

上海市特級校長 朱紅

質樸童心與教育理想

記者進入景東小學,一名小學生迎面走來。到記者面前時,他並沒有見到生人的膽怯,而是落落大方地問好:“老師你好!”

這裏的孩子,大多都像他一般熱情開朗。朱紅校長對記者說,她將這種特質概括為“質樸”。這些孩子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不嬌柔不做作的可愛。他們有禮貌,但不是冷冰冰式的“冰冰(彬彬)有禮”。而這裏的老師也同樣有歸屬感,不僅僅把教師視作一份工作,而是當做一項真正的育人事業。

朱紅說,不管是平陽還是景東,在這方面上都是類似的。在景東這裏,朱紅亦感受到許多溫暖。孩子們發自真心的喜歡她:看到她出去送客人,會依依不捨地讓她“早點回來”;課間遇到她,也會拉著她分享自己發現的校園美景。她為有著這樣的學生和老師而驕傲。

正如同有著類似的精神,兩所學校也有著類似的困難。無論是19年前的平陽小學,還是今天的景東小學,都面臨著“优质生源流失”的問題。

朱紅花了19年,讓平陽小學從“招不到”學生變成了“招不下”學生。她的教育理念很簡單,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教育應當以育人為主,我們的目標是培養自信、陽光、善良的孩子;第二,要堅持有教無類,不將孩子分作三六九等,對每個孩子都不拋棄、不放鬆。

19年來,她推動課程改革提升,構建了“海派文化”系列課程;試點主題綜合活動,以民主的方式讓孩子們自我管理建設,引導他們“站在课程中央”;開展藝術體育教育,教授滬語歌曲、英文戲劇、球類運動、拉丁舞蹈等趣味課程;總結出“悅納融合”的理念,以海納百川的精神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

如今來到景東小學,她堅信,自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為景東奠好基,為繼任者鋪好路。

朱紅和孩子們在一起

人文關懷凸顯教育理念

朱紅校長的教育理念滲透於學校發展,更浸潤於對個體的關懷。

雖然來到景東時間不長,但朱紅早已著手摸排學校內所有學生的情況。在此過程中,她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家庭。小玉,洋洋和圓圓兄弟姐妹三人均在景東小學上學,他們三人同母異父,都由外婆撫養。由於家庭原因,姐弟三人之間關係也並不和睦。

靠著政府補貼、愛心人士資助,物質條件的惡劣尚且可以彌補。真正讓朱紅擔心的,是惡劣的原生家庭環境對孩子們人格發展的傷害。就在記者採訪的前一天,大姐小玉還對老師說,自己不想繼續念書了。朱紅非常重視此事,與小玉的班主任一起開導她,堅定地鼓勵孩子要一直讀下去。

朱紅告訴她:“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未來的路怎麼走。所以今天你怎麼更好地在社會的關心下、在老師的培養下拔節成長,對於你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選擇怎麼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這無關學習成績高低,而是走一條正確的路。大人的事情,跟我們孩子沒有關係,你要知道還有那麼多的人在關心你,那麼多的人期盼著你的成長,你也要給自己加把油。”

借此機會,朱紅也幫忙改善姐妹間的關係。大姐不太喜歡三妹,朱紅就提議,以後下午放學後讓大姐帶著三妹回家,既減輕外婆接送負擔,也彌合二人關係裂痕。朱紅告訴大姐,父母不在,長姐如母,你們兄弟姐妹之間是最親近的人,你們一定要互相關心。

有些人出生在平地,登上山峰自然是成功;而有些人出生就在穀底,爬上平地,也是勝利。朱紅校長對這些特殊孩子們細緻入微的關懷,正是對自己“有教無類”教育理念的體現。

可愛的學生

家風傳承理想

調來景東小學,朱紅也並非毫無感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平陽小學的點點滴滴,朱紅校長情難自已,眼含熱淚:“我離開平陽其實也很捨不得。19年,平陽對我來說就像養大一個孩子,在裏面投入了很多心血與感情。”

調到景东,朱紅最大的顧慮是她已經92歲高齡的老父親,因為這意味著她將很少有時間去陪自己爸爸。但父親卻對她說:“教育局把你派到這個學校去,就是想讓你發揮更大的作用,把這個學校辦好,這是件好事情。”這句話既鼓勵了朱紅,也深深地觸動了她。“我父親是抗美援朝老兵,是一個老黨員,一輩子為國家、為社會付出了很多,但到最後他還是想讓他的子女為這個國家多做貢獻。這些語言很質樸,但對我來說,這就是家風的薰陶。”

朱紅提到,自己的教育理想就有部分源自家庭裏父母的言傳身教。當時,朱紅可以選擇讀普通高中、讀大學,謀一份更光鮮的工作,但她還是選擇了師範。母親告訴她,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不要再抱怨。後來在生活中遇到難過的坎,朱紅每每都會想起自己對父母的承諾,於是便可以將困難視為磨煉,不斷過關,不斷成長。“磨難是一種印記,但是我現在回憶一路走來這些路程,更多的是老師和孩子們給予我的那份感動、真誠以及他們成長中的笑臉。”

離別帶來悲傷,但悲傷之花往往孕育著前行的力量。朱紅說:“教育給予我的是一種生命的力量,這種感動中就蘊含著生長的力量。我覺得,其實教育就是一直在感動與被感動中。我一直都在被孩子們感動著,也是被老師們感動著。”對於這樣一位閃爍著理想主義光輝的校長來說,或許這就是對她最大的獎賞。

朱紅校長的教育之路,始終以“有教無類”的理念為指引,溫暖了無數孩子的心靈。從平陽到景東,無論身處何地,始終不曾改變的,是她對教育的執著與對孩子們的深切關懷。她不僅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業,更關心他們的成長與心理。她總是那束溫暖的光,照亮孩子們的前行道路。

在她的帶領下,平陽小學從招生困境中脫困,走向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而景東小學,也在她的領導下,逐步展現出煥發的生機。朱紅校長的教育,帶著理想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位孩子的未來。

儘管歲月流轉,她始終未曾放棄對教育的堅持與熱愛。正如她所說,教育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是感動與被感動的過程。而在這條道路上,她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愛的滋養中自信成長,走向光明的明天。她用一生的堅守,詮釋了什麼是教育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