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政經 / 港澳政經

專訪廠商會會長盧金榮:香港企業應對全球挑戰 借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推動協同發展

發布日期:2025-01-03 高天卿

11月8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在深圳召開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夏寶龍主任出席座談會,同與會29位香港工商界代表進行深入交流。會上,夏寶龍對香港工商界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充分肯定,讚揚他們傳承自先輩的愛國愛鄉優良傳統。

夏寶龍指出,當前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香港企業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復甦緩慢等挑戰;然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為香港帶來機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正積極推動與內地企業的協同發展,實現優勢互補。面對數字化轉型與綠色發展的新趨勢,香港企業努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尋找未來發展新動能。香港企業如何應對全球挑戰,又如何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協同發展?帶着這些問題,2024年11月1日,鏡報記者專訪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以下為採訪實錄:

迎難而上,危中尋機

《鏡報》:作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您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香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如何推動香港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盧金榮:香港企業當前面臨着地緣政治風險、經濟復甦緩慢、供應鏈不穩定、科技轉型壓力、人才資源短缺和環保法規壓力等多重挑戰。

首先是中美關係緊張影響貿易政策和投資決策,企業需調整策略以應對不確定性,發展多元市場。其次是全球經濟復甦速度不一,令香港的出口和旅遊業受挫,企業需尋找新的增長動力。而疫情後供應鏈重組加速,戰爭風險加劇,企業需變革供應鏈模式,以適應新形勢。第三,數字化轉型需求增加,企業需要投入資源加快升級轉型,但對資源較為匱乏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負擔。第四,人才短缺問題嚴重,某些行業的人才緊缺,甚至影響企業運作。而最後是在全球可持續浪潮下,企業需適應新的環保法規,並投資發展綠色技術,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正如夏寳龍主任所講,香港要「識變、應變、求變」,才能實現更好發展。事實上,香港本身具有很多固有優勢,應積極發揮香港在金融、科技商品化和開拓新興市場等優勢,以推動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面對剛才所講的挑戰,我認為,香港企業應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模式,推動各領域的供給端改革,發展「港版新質生產力」,加速轉型發展,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鏡報》:近段時間香港企業與內地企業的協同發展問題備受關注,您作為廠商會會長,能否以聯合會的角度解讀一下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前景?

盧金榮:中央對香港的支持政策,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和CEPA的不斷優化,令兩地合作更緊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充足的資金和完善的金融體系,為內地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同時,內地市場巨大,消費潛力豐富,為香港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良機。

在產業發展方面,香港在科技創新和人才上具備優勢,可以與內地成熟的製造業和科技企業合作,推動技術轉移和創新應用。

此外,三中全會釋放了國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香港可以從「超級聯繫人」角色升級為「超級增值人」。例如,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在國際貿易網絡和專業服務、品牌推廣、檢測認證方面具優勢,能夠幫助內地優質第一產業(如農產品)和第二產業(如工業品)提升國際知名度,推動「中國製造」以「香港標準,世界品質」走向全球。

而在「一國兩制」下,香港還具備很多一般內地城市沒有的獨特優勢。除了剛才所講的「Made in China」加上「Sold by HK」外,香港亦可助力「國潮」品牌走出國門。例如通過減低特定烈酒的關稅,將香港打造成為國產白酒面向東盟和海外市場的集散地、地區性營銷總部和品牌推廣平台。

《鏡報》:目前來看,香港與內地的協同發展面臨哪些主要問題?

盧金榮:香港與內地始終有制度上的差異,例如法律、商業環境和市場規則等方面,企業需要適應不同的監管要求。其中,內地在知識產權的保障和訂立法規上仍有進步空間,不過近年內地對知識產權保障的意識和水平不斷提升,亦開始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相信會有利更多香港企業進入內地投資發展。此外,CEPA的內容不斷擴充,亦為港商帶來更多便利。

為了加強香港與內地在產業上的協同發展,廠商會屬下的CMA檢定中心近來積極將香港的檢測認證優勢擴展至內地,包括今年在廣西設立據點,為當地食品和農產品提供檢測及推廣服務,幫助它們進入國際市場。同時,CMA檢定中心與多個內地省市建立戰略聯盟,提升本土及海外市場的價值。而檢定中心在上海推出科技商品化平台「CMA+上海」,為有意拓展長三角市場的港商和創科人士提供支持,已有內地企業接洽使用檢測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香港企業的機遇

《鏡報》: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您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建議或想法?

盧金榮: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對國家實現新質生產力及高水平對外開放有重大意義,更可以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然而,大灣區的建設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條件下進行的,缺乏國際先例,我們必需通過制度創新,以促進9+2城市的協同發展。

在內地與香港最近修訂的《CEPA服務貿易協定》中,部分開放措施已在大灣區實施,這將為北部都會區打造為跨境合作制度創新的「引擎區」,繼續對推進大灣區機制對接及市場一體化提供了基礎。廠商會建議兩地政府聯合向中央爭取,進一步深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的「一區兩園」概念,並在新界北設立「通關緩衝帶」,參考橫琴「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做法,促進人員和貨物的自由流通,助力區內產業發展和跨境合作。

有見大灣區擁有強大消費力,加上與香港相近的文化背景,我們建議特區政府考慮委託香港貿發局或商會,在電商平台上建立常設的「香港品牌市集」專區,集合經過「香港品牌」資格認定的本地原創品牌產品,以幫助港商,特別是中小企業,建立穩定的網購和推廣管道,以加強香港品牌在內地的知名度及競爭力。

推動香港社會發展的菁英會

《鏡報》:作為香港菁英會的永遠榮譽主席,您如何看待菁英會在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

盧金榮:菁英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以「匯聚青年精英、研究傳播國情、關注社會熱點、構建時政智庫」作為宗旨,致力團結不同界別的青年才俊,包括企業家、專業人士、社團領袖及骨幹,推動本地青年發展,現時菁英會的會員人數已超過1,300人。菁英會除了積極向特區政府建言獻策,亦透過組織「菁英論壇」、「博鰲亞洲青年論壇(香港)」等大型青年發展活動,讓青年人就不同社會議題發表意見,凝聚力量,在推動香港及國家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菁英會過去亦舉辦超過200場多元化的青年活動,積極搭建與內地交流的平臺,包括香港青年訪京團、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計劃、「杭州亞運會賽事菁英練習生計劃」等,讓廣大青年菁英親身踏足國家,以加強青年對國家及國情的認識,並培育他們的愛國愛港之情,以凝聚更多青年菁英為社會、為國家貢獻的力量。

企業發展與年輕企業家的思考

《鏡報》:在您看來,未來香港商業發展的關鍵趨勢是什麼?

盧金榮:正如剛才所講,轉型升級是香港企業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以激發新質生產動能;第一,香港企業需要積極迎合數字化時代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興科技,推動數碼化轉型,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

第二,隨着全球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香港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推動綠色生產和加強ESG表現,滿足不同持份者對環保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第三,隨着消費者行為的變化,跨境電子商務的增長將促使香港企業探索新的銷售管道和市場。最後,在「一帶一路」發展下,香港企業也愈來愈放眼於沿線新興市場,除了東盟,更有中東,甚至非洲等市場,實行多元市場策略。

《鏡報》:您對年輕企業家有什麼建議和期望,以幫助他們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成功?

盧金榮:我在家族企業的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增值產品並探索、發展新業務方向。我們從生產錄音帶、磁碟、電腦光碟等傳統製造業起步,逐漸多元化發展至電腦配件和箱包業務,同時為客戶提供內地市場的物流和銷售服務。近年,我積極帶領公司增值轉型,將業務擴展到房地產業和金融投資,特別關注可持續發展,投資各項新型產業,包括再生能源和環保技術,緊跟全球的投資趨勢。

事實上,我對年輕企業家有很大的期望,因為新一代青年企業家不但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學會科學總結前人的經驗,加上他們擁有更靈活、開放的思維,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這是年輕人很大的優勢。

在我看來,年輕企業家應具備國際和國家視野,理解國家政策,並配合國家發展。同時,面對國際形勢,他們要靈活應對外部變化,適時推動業務創新與改革,與時並進。同時,他們要勇於嘗試多元化發展,跳出舒適圈,不過,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需要認真分析風險與回報,做好風險管理,以實現穩健發展。

盧金榮會長的專訪深刻揭示了當前全球經濟風雲變幻下,香港企業面臨的多重挑戰。在這片充滿變數的藍海中,香港企業若能巧妙駕馭,或將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航道,而新一代企業家亦能以靈活且創新的思維和策略,開闢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