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政經 / 神州動態

新一轮就业浪潮,非你莫“数”——解读数字峰会释放的三大强烈信号

發布日期:2025-04-24

“智改数转”让传统产业插上了“数字的翅膀”,“福州制造”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迈向“福州智造”,塑造发展新优势。大学生如何抢占未来就业制高点?

如今,福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超越简单的技术叠加,演变为一场由数据要素驱动的系统性变革。

以数字峰会为催化剂,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正在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并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开辟出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窗口。

技术范式变革

从“设备升级”到“生态重构”

东龙针纺车间内,智能设备在经编机上来回穿梭找瑕疵。(池远 摄)

走进福建东龙针纺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的场景令人耳目一新。经编机轰鸣作响,智能设备在其间穿梭不停。不远处,检测装置的屏幕上,绿色、黄色、红色的小模块不断闪烁,这些是操作员判断瑕疵点位的重要依据。他们根据不同等级的预警提示,迅速锁定问题所在,并跟踪记录。这一切,都得益于东龙针纺最新推出的5G+经编花边瑕疵AI视觉识别检测系统。


罗源闽光H型钢生产线。(刘其燚 摄)

在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1500℃的铁水从出铁口奔涌而出,生产的实时画面、数据在大屏幕上尽收眼底;灵活舞动的机械臂伸进火红滚烫的钢水,如探囊取物般完成测温取样;火红的钢坯在辊道上疾驰,昔日繁忙的生产现场如今却空无一人。

这种对传统生产流程的颠覆性改造,印证了工业互联网正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链条协同。

产业生态进化

数字峰会驱动的“跃升”效应

“智改数转”让传统产业插上了“数字的翅膀”,“福州制造”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迈向“福州智造”,塑造发展新优势——


福耀玻璃生产车间。(林双伟 摄)

技术融合创新平台:在福耀的汽车玻璃智能工厂中,机械臂高效地生产着玻璃产品。得益于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福耀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工厂的“神经系统”,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触达。目前,福耀全球工厂内超过半数的自制数控机床都已采用互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并与信息处理中心实现无缝连接,从而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优化管理。

闽侯福强公司技改后,电焊工作全部由机械手臂完成,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郑帅 摄)

产业链价值重分配:在福建福强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灵活的机械臂上下挥舞,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科技范”十足。“与传统人工焊接相比,焊接机械臂的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该公司副总经理琚伟林介绍,企业主要生产后备门总成、后防撞梁、车架底盘总成等汽车关键配件。2022年以来,该公司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引进40余台焊接机械臂,自动化率达100%,可实现日产能1500台。

人才需求重构

从“技能适配”到“能力前瞻”

从灵活挥动的机械臂到数字赋能的智慧车间,从传统制造业的涅槃重生到新兴产业的拔节生长……福州,这片自古便有“敢拼会赢”精神的土地,正以智能制造为笔,不仅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更积蓄着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能,以“争先者”姿态扛起省会担当。

近年来,福州以数字为帆、创新为桨,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航程中破浪前行。数据显示,福州数字经济规模从2018年的2800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7900亿元,数字经济年平均增长近20%,数字经济对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从35%增长至56%,榕城大地上正绘就出一幅数字强基、产业筑魂的绚丽画卷。

就像是在工业巨轮上装了个涡轮增压器,乘着数字化“翅膀”,更多的传统产业向“新”求“质”。目前,全市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5G工厂等试点示范项目71个,数量居全省前列,省级数字化应用标杆、智能制造样板试点示范项目超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