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海內外的烏龍茶極品鐵觀音,發祥地在安溪,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其原鄉在哪裏,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吧。現在我告訴你就是西坪鎮,那裏是香港安溪籍鄉賢林勁學長的故鄉。他經常向我介紹老家的茶葉新聞,不然的話我都30多年沒去過安溪了,哪裏知道那麼多的安溪茶消息?多謝林勁學長。
安溪縣委書記吳毓舟到鐵觀音故鄉西坪鎮調研。
黃昏時分,與人在廈門度假的林勁通了電話。他告訴我, 6月17日上午,安溪縣委書記吳毓舟剛好帶隊到西坪鎮調研。吳書記強調,西坪鎮要充分發揮茶界“雙世遺”核心區優勢,不斷深入調查研究、拓寬發展思路,奮力把西坪鎮打造成為安溪茶業第一鎮,切實以一鎮一域之優為全縣增光添彩,助力安溪從“百茶貿易之都”走向“百茶之都”。
吳毓舟強調,充分發揮茶界“雙世遺”核心區優勢,把西坪鎮打造成為安溪茶業第一鎮
西坪素以茶而名天下,是世界十大名茶之一中國鐵觀音茶的發源地,蜚聲中外的烏龍茶之鄉,閩南烏龍茶重要集散地,也是安溪縣鄉鎮重要的茶葉交易市場之一。早在清朝時期就是遠近聞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場,被譽為“西坪墟”(集市)。茶樹無性繁殖的壓條,長穗扦插、短穗扦插均是西坪人民發明的。
鐵觀音為烏龍茶極品。西坪鎮地處戴雲山南麓,山高水美自古出好茶。
安溪茶資源豐富,茶文化積澱深厚,手握雙世遺金招牌,可吃的老本誘人。地處戴雲山南麓的西坪,東西寬約16公里,南北長約17公里,轄26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這里是鐵觀音、本山等名茶的原產地,2002年被確認為“中國鐵觀音茶發源地”,而本山可謂小觀音。有數量可觀的生態茶園,達3.7萬畝之多,年產茶葉6千噸,擁有優質的鐵觀音生產基地1.5萬畝,以茶為生或涉茶的人口佔90%以上,茶園數量與茶葉年產量均居全縣之首。西坪茶樹種類繁多,包括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等。
據安溪融媒最新報道,西坪鎮赤水村凝聚發展合力,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6.3萬元,並榮獲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西坪鎮興寶榮百茶基地專案達產後年產值不少於3000萬元,可帶動周邊600戶群眾就業,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安溪鐵觀音全球農遺文化園規劃專案以鐵觀音茶文化為主題,呈現安溪鐵觀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三大價值”,並融入“原鄉”特色的人文元素,營造最具“印象鐵觀音”的視覺場景。
當天在西坪鎮,吳毓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今年來西坪鎮有關招商引資、專案建設、鄉村振興、茶產業發展等工作情況彙報,對一段時間以來西坪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表示肯定。
從傳統的種茶、做茶、賣茶到現代茶產業升級、轉型、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立足資源稟賦,深耕茶文化、講好茶故事,精心推出一批精品旅遊線路、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體驗。圍繞西坪鎮下一階段的發展,吳毓舟提出,要做實茶業強鎮“硬支撐”。要下好規劃“先手棋”,主動融入、前瞻謀劃,扎實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以高水準規劃引領高品質發展;要打好產地特色牌,堅持守正創新,把安溪鐵觀音這一老祖宗留下來的“傳家寶”“金飯碗”發揚光大,持續擦亮茶葉原鄉品牌;要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切實蹚出一條茶旅融合新路子。
吳毓舟年富力強,強調一系列“要”字訣:要打牢惠民促穩“主動仗”。要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短板,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要持續抓好耕地保護、安全生產、房屋安全隱患排查、防颱防汛、信訪維穩等工作,全力維護一方發展穩定、社會安寧。要啟動幹部隊伍“源動力”。
主要領導走前頭、作表率,廣大幹部有擔當、敢作為,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推動西坪各項事業再上新台階。 吳毓舟,是說幹就幹且要幹好的新安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