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政經 / 港澳政經

筑巢引凤,迈向2050亚洲金融中心──共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恳谈会在北京举行

發布日期:2025-06-30
“两岸金融中心”十五年
 
6月28日,厦门市在北京金融街举办共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恳谈会。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两岸金融中心总指挥黄晓舟,国内外数百家头部金融机构企业,200多位代表汇聚金融街,共商“两岸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在主持编制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提出到2050年将厦门建成“自由金融区”和亚洲金融中心之一的目标。
 
2010年国务院批准在厦门设立“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 ”,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推动两岸经济深化合作。从国家战略与对台政策导向层面来看,厦门 “两岸金融中心” 意义非凡。
 
今年是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15周年。15年来,两岸金融中心持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将规划蓝图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金融集聚高地。
 
崔永辉在致辞中讲到:“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厦门金融做了宏伟的规划,还推动了很多具体的金融事业发展的建设工作,迄今已经40年了。总书记亦赋予厦门城市独特的定位和重大的使命。
 
 
落实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推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第一件事情是规划建设国际一流的金融商务区,我们在厦门岛最好的地方,也是离台湾金门最近的地方,规划打造了“两岸金融中心”片区,这是宝地中的宝地,希望能够打造“核心中的核心、高端中的高端”。打造一个平台载体,尤其是请大家高度关注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我们一起携手打造空间集聚功能完善的城市的金融会客厅。
第二个是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诚挚地欢迎我们各金融机构能够把一些试点试验性的一些工作放到厦门,我们一起来推动创新突破,营造更好的金融发展生态。
汇聚北京金融街 共谋发展良策
 
本次恳谈会于中国金融的心脏——北京金融街举办,现场与会机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储银行等国家商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中国人保集团、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有法国巴黎银行、美国大都会集团、摩根大通、瑞士银行、淡马锡、厚朴投资、德勤等国际知名金融和专业机构,涵盖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个领域。
 
恳谈会现场紧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律,结合厦门实际与两岸特色,围绕金融政策创新、跨境金融服务、两岸金融融合发展、产业基金合作等关键议题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众多金融专家和机构代表对厦门 “两岸金融中心” 建设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法国巴黎银行高级顾问陈兴动回顾指出建设金融中心不易,厦门已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应吸引更多台湾金融资本投资。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认为建设 “两岸金融中心” 要有更开放的姿态,对台主动开放,厦门可主动向证监会申请探讨设立对台金融交易所,并在主权基金和投资方面发力。美国大都会全球副总裁马思中期望厦门成为区域金融发展新高地,并表示将到厦门开设机构。德勤中国副主席吴卫军讲到“让资本看见厦门”,建议厦门申请举办世界会计师大会,提升两岸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英蓝集团董事长于志强强调要“筑巢引凤”,服务好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工商银行将加大对厦门区域的金融供给,在资源、资金、业务、政策等进行倾斜,每年提供 2000 亿元左右的意向性金融支持,为厦门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中国银行风险总监赵蓉表示中国银行愿在建设中成为探路者、行动派、排头兵和压舱石。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田耕提出支持在厦保险主体开发“两岸通保”等产品系列,涵盖医疗、旅游、贸易、投资等场景,更好地满足台胞台企风险保障需求。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风险官李忠元表示进出口银行将加大股权投资业务在厦门的展开,预计将东盟基金和欧亚基金的子基金落户厦门。
 

 
中国邮储银行副行长杜春野表示计划在厦门分行挂牌成立两岸金融研发中心,重点加强对台胞、台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平安银行党委委员方蔚豪讲到将助力厦门绘就“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图景,将聚焦资源整合集约化、服务模式生态化、民生服务普惠化三大方向深化厦门服务。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建议两岸金融必须有开放金融去支撑,在开放金融方面可以发展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离岸金融。在当前的复杂的地缘政治下,一起思考如何做好离岸、两岸金融业务。
 
恳谈会主持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范文仲表示,“两岸金融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令人激动。十多年的深耕发展,打造出一个服务两岸、联动全球的金融平台,彰显了厦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城市韧性。相信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将厦门建成“自由金融区”和亚洲金融中心。